315曝光“保水蝦仁”!保水劑“磷酸鹽”到底是什么?
2025年3月15日,央視“3·15晚會”曝光了食品安全案例——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(guī)、超量添加保水劑磷酸鹽,超標數倍之多令人觸目驚心。
-
磷酸鹽是什么?
磷酸鹽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使用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1910年德國首次將其應用于食品加工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調整蛋白質的酸堿度、電荷分布和金屬離子螯合作用,增強食材的保水性和彈性。
磷酸鹽是一類食品添加劑的統(tǒng)稱,具體種類非常多:
-
合規(guī)使用磷酸鹽安全嗎?
首先,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,我國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(GB2760-2024)明確規(guī)定,冷凍蝦仁中磷酸鹽添加量以磷酸根計不得超過5克/千克(千分之五),歐美等發(fā)達國家對磷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限值也是這個值,可見適量使用是安全可控的。
磷酸鹽的使用,解決了蝦仁冷凍過程中的天然缺陷,蝦仁本身含水量高達75%-80%,冷凍過程中冰晶會破壞細胞結構,導致解凍時汁液流失、肉質干癟失去彈性,而磷酸鹽能增強蝦肉的纖維結構,使其呈現“Q彈”“脆嫩”的質感,磷酸鹽也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和脂肪氧化,延長冷凍蝦仁的保質期,降低運輸和倉儲損耗。
-
為什么不法商家要超量添加磷酸鹽?
首先,磷酸鹽的親水性可使蝦仁吸水膨脹,實現“化學增重”。例如,報道中不法企業(yè)將100斤蝦仁浸泡后增重至124斤,部分企業(yè)還會通過包冰衣二次增重,冰衣占比高達70%(即1斤凍蝦解凍后僅剩3兩蝦仁),以達到以水充貨,非法牟利的目的。
其次,部分不法商家使用反復解凍、瀕臨腐敗的蝦仁加工時,磷酸鹽可掩蓋異味、改善色澤,使劣質蝦仁呈現新鮮外觀,達到以次充好的目的。
-
超量添加磷酸鹽有什么危害?
過量攝入磷酸鹽會導致鈣磷失衡(抑制鈣吸收,增加骨質疏松風險、加重腎臟負擔(可能引發(fā)腎結石或加速腎功能衰竭)、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(促進血管鈣化和動脈硬化),并可能刺激消化系統(tǒng)(引發(fā)腹痛、腹瀉)。長期超標攝入還會干擾礦物質代謝,甚至與癌癥風險相關。兒童、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風險更高。
-
合法添加磷酸鹽的食品,吃多少合適?
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建議磷酸鹽的每日允許攝入量(ADI)為70 mg/kg體重(以磷計)。而我國建議值更為嚴格,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,成年人每日磷適宜攝入量為700毫克,換算為食品添加劑磷酸根的適宜攝入量約為2克,即如果吃400克剛好在安全標準線上的冷凍蝦仁,就達到適宜攝入量。
考慮到磷元素在很多食物中天然存在,而日常很多其他加工食品中亦有添加磷酸鹽,所以日常控制食用量時應更為謹慎。
沃特檢驗集團擁有磷酸鹽檢測的CMA及CNAS資質,可助力企業(yè)排查磷酸鹽食品安全風險。憑借權威、專業(yè)的檢測能力,沃特為企業(yè)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,保障食品全鏈路質量安全,助力平臺產品做好監(jiān)管工作,保障消費者的安全與合法權益。
- 下一篇:國抽結果公布:這種電子產品不合格率高達72.3%
- 上一篇:沒有了